記得有次與朋友及一位外國朋友去爬烏來大桶山,此君對蜘蛛頗為在行,我們沿途觀察植物與蜘蛛,在拼湊的英文單字與比手畫腳間約略了解彼此所言之物,譬如看到穿山甲的洞,就說那是一種專吃螞蟻的動物的家,但牠不是食蟻獸,因為說不出食蟻獸的英文,彼此就猜來猜去的,真是好玩!這時候讓我想起聖經裡巴別塔的故事(註),不同的語言雖讓人類無法了解彼此,但這世間的戰爭,卻不是因語言的不同而引起;除了貪婪外,宗教與種族歧異也是二大主因。我們雖然溝通不甚順暢,但喜愛自然之心卻是相同的,這位外國朋友我們原本不認識,他是朋友的朋友的老公,喜歡爬山,在台灣還沒找到同好,一聽有人要爬山,就跟著來了。
數年前有一則新聞報導說台大骨科醫師韓毅雄陪同陳水扁到中美洲訪問時,被扁蝨咬到,回國抽血會診,證實得了萊姆病。讓我想起大桶山那隻扁蝨,到現在還未查清楚牠的大名,上網找相關資料時,才被扁蝨咬過的傷口慘不忍睹的潰爛模樣嚇一跳!還好當時有留意,要不,我們就要親身體驗那被咬上拔也拔不掉的恐懼了。同樣是吸血,螞蝗就顯得較無害且輕柔多了,至少有時牠吸飽血離開後,你可能還不知道已經餵養了一個生命,使其免於餓死的命運,且不會比被蚊子咬還難受,只是當你看到牠吸血時,不免仍會引起一陣恐慌!
扁蝨屬於蜱類,具有八隻腳,與蜘蛛同屬於蛛形綱,照片中的蟲子是具有背板的硬蜱科(Ixodidae)的某種硬蜱,其頭胸部與腹部癒合,體節消失,具有明顯的假頭,口器在假頭下,特化為刺吸式口錐;被這類蟲子叮咬時,原寄生其體內的伯疏氏螺旋體菌會透過其唾液腺移到被咬的動物身上,而致引發萊姆病;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最後會導致關節炎或神經方面症狀的腦膜炎等。其病症名稱的由來,是因1975年美國康乃狄克州的萊姆鎮有多人同時罹患了少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經追蹤調查才發現是被硬蜱叮咬而感染的,此症首次在萊姆鎮被確認,而以其鎮為名。
以前在鄉下牛隻身上抓到的牛蜱也是一種扁蝨,亦稱壁蝨;狗身上也有,但體型都很小,牠們以外寄生方式生活,不同於蛔蟲或寄生蜂的內寄生。我們也是寄生,寄生在溫柔的大地上,不斷地以傷害大地為生,直到她枯竭癱瘓。可憐的是,我們不像扁蝨可以再找尋另一個寄主,而且可確認的是,最終我們將與生養的大地一起殞落在人類寄生的時代!那時間會有多快?也許快到讓人類來不及懺悔、來不及對所有的生命說聲--抱歉!
註:巴別塔事件是導致不同人種分布與不同語系的主因。傳說大洪水退後,諾亞全家出了方舟,神吩咐他們要生養眾多,遍滿各處。但諾亞的三個兒子與其子孫卻在兩河流域間的肥沃平原上定居,並開始建造巴別塔做紀念,為宣揚己名,免得分散各處。由於他們違背了神的意旨,神就以變亂口音的方式,使他們彼此無法溝通,只好停止建造巴別塔,並分散於各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