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


絕庸俗地度日,卻總是在日子過去後發覺,我正是那逃避的庸俗......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山和水的對話】

--七星山系生態導讀

                                                 --夢幻湖

火山,是這地球美麗的球體內久憋輕吐的驚世駭俗的小小攪動。
大屯火山群就在這輕吐中露出了身影,那是發生在大約二百五十萬年前的事;那麼久遠的年代,對一般人而言像是個遙遠無法窺探的夢,但相對於46億的地球史而言,不過只似個乳牙初長的稚嫩歲月;因而大屯火山群尚可謂年輕又帶點狂狷,在這群相對年輕的火山中,七星山則是當中最突出高聳的頂峰,海拔1,120公尺,尖挺的曲線優美對稱,為典型的錐狀火山;伴隨而生的紗帽山在其西南側,山形圓弧柔順,像是孕婦隆起的肚子,藏著盎然無比的生機,矗立在臺北盆地的北緣;若說玉山是臺灣的精神象徵,那麼七星山就是臺北盆地的最高指標。
山和水就像人的身體與血液之不可分,在這兩座美麗的火山裙襬邊,有著二條與先民生活用水密切相關的古道,古道上的集水設施將山體的活水輾轉輸進了人們的血液裡;在七星山西側鄰近紗帽山的天母古道與東側鵝尾山邊的坪頂古圳,就是先民引此兩座山區的水源作為飲用及灌溉的清幽小徑。漫步在此二條小徑上,聆聽著水的潺潺呼吸聲,頓時暑意全消,心曠神怡,彷彿挽著森林的纖手與水偕行呢!
早期,人們選擇傍水而居;當人口的增加,對飲水及灌溉的需求更殷切時,引水之道遂應運而出,水圳與管路各代表著不同時期的引水發展史。坪頂古圳闢於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引內雙溪上游之水,開水圳、鑿山洞,備嘗堅辛,但於171年後的今天仍沿用不綴,前人勞苦的成果澤及百年;然而百年不斷的水卻是仰賴豐富的森林為儲槽,森林的保存延續著百年的水資源;當我們漫步於古圳時,那觸膚的涼沁不僅是水氣也含溶著樹木的芬多精呢!細數著芬多精的散發者百來種,印象中相思樹、紅楠與森氏紅淡比昂揚的身軀突出於其它,華八仙、柃木、燈稱花、樹杞及江某等參差不齊的散綴林中;它們是水的守護者,透過水與人類產生了奇妙的結合!
天母古道的其中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步道邊粗大黝黑的鐵管,人走步道,水走管路;有別於古圳的外顯,建於日據時期的水管將水隱藏在管子裡以避免污染,並利用傾斜的地形,讓水的下衝力轉為發電用;古道上林蔭茂密,一群喜水為伴並以水為名的植物,水同木、水冬瓜、水金京讓步道更添水意,地被姑婆芋撐著碩大葉片承接散弱的陽光,蕁麻科家族總是守在潮濕森林的第二、三層隔緩雨水直接衝擊地面;水,就這樣以各種姿態四散漫步在森林遍處,然後,悠然地長流在百年人們為其築造的專用水道上
        ---載於台北市政府新聞處95年出版的《台北新森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