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傳來一張木頭的照片,讓我猜猜是什麼植物?
這可難倒我了!我只認得一些活的植物,不懂木頭的質地與紋路。然而,一看照片,卻猛然意識到會是狗骨仔嗎?那奇特的髓心形狀,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狗最喜歡啃的骨頭呀!但幾乎所有的解說與網路資料都說「狗骨仔」乃因其木頭硬得像狗骨頭而得名!
朋友傳來的木頭照片,請看其髓心像什麼?
原來,狗骨仔竟有如此獨特的髓心木紋,但只看一個樣本不足以採信!所以後來在森林裡看到其斷落的枝幹,就會特別留意其髓心的形狀。原來,狗骨仔的髓心是長條狀的,連小至2公分的木頭都有這樣的紋路。若經乾燥後,中央部位會向內縮,因而形成有如狗骨頭的形狀。
一般木材的髓心都是接近圓形或如其樹幹的外形,像狗骨仔這樣長方形的木紋極為獨特且難以理解!也許,這是過去視森林為資源時代,當時的人對木頭的瞭解而命名的,如此倒較具有說服力,因這樣的髓心紋路是獨一無二的呀!若是因其木頭硬得像狗骨頭而名之,那類似的木材並不少,何以獨此植物為名?
狗骨仔的花
狗骨仔木頭一般是作為雕刻印章的材料。由於印章使用頻繁,故材質需堅硬耐用,狗骨仔符合之。若是神像雕刻,則以針葉樹類的檜木、肖楠或樟樹等軟木為宜,因神像作為供奉,不似印章經常使用,所以不會有碰撞、磨擦等損傷之虞,軟木較容易雕刻且此類木材氣味芳香,耐腐性及耐蟻性極高。
台灣近百年來在傳統木作工藝上,發展出一種異木鑲嵌技術,以兩種不同色澤的木料作為鑲嵌,其中又以名為「茄苳入石柳」最具代表性,此技術大多應用在傳統家具上,將淺色的石柳木鑲入深色的茄苳木當中,以產生視覺上的對比效果而相互輝映,而此名稱幾乎已成為臺灣異木鑲嵌工藝的代名詞了。石柳據考據極可能是黃楊木,而黃楊木野外已少見,故後來多以狗骨仔替代之。
馬奎茲在1967年發表的《百年孤寂》裡說:「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指頭伸手去指。」而當我們指稱一件事物的名字,也就定義了它,就像將水裝進了容器,水便成了容器的形狀。但有時事物的名稱定義已久無從考究時,後來的人便自行描繪了容器的形狀,我想狗骨仔就是這樣。
人類藉由名字來定義這個世界,沒有了名字,我們就只能像馬奎茲說的〈用手指頭伸手去指〉!
人類藉由名字來定義這個世界,沒有了名字,我們就只能像馬奎茲說的〈用手指頭伸手去指〉!